当前位置: 育儿网 >  家庭生活 > 亲子互动 > 日常活动

那些自恋来源于哪里

本文Tag标签:亲子沟通  

  自恋型父母?

  陈永仪教授表示,在临床上的确有自恋型人格异常(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),以自我为主,凡是也都以自我为出发点,听不进去别人的话,缺乏同理心。但是,即使被诊断出有自恋型人格异常,目前也没有任何研究与证据显示,有自恋型人格异常的人不能成为好父母。谢丽红教授强调,喜欢成为众人焦点的父母,并不一定就是自恋型人格异常,不要轻易地对周遭的人给于过度的病态标签,此举对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太大的帮助!

  当父母有自恋特质的倾向

  佳家人际智能开发心理治疗所所长洪仲清指出,一般在使用「自恋」这两个字的时候,常是指某个人自己过度地觉得自己很帅、很美,那种感觉通常让他人有些不舒服。延伸来说,自恋跟自大、浮夸、骄傲、自私等等的概念,有些关系。有时候,我们可以用「过度专注自我,忽略他人与社会公共利益」的角度来看。所以,自恋是发生在人我关系当中的一组行为。

  自恋,常源自于脆弱的自尊

  「我们再走得深一点,自恋,常源自于脆弱的自尊—也就是自我概念不清,导致容易受到挑战与威胁,所以需要在关系中贬低或剥削他人,来维持自我的健全。」洪仲清临床心理师说。换句话说,自大,有时候是自卑的伪装,当自恋或自大的面纱被挑破了,即带来强烈的情绪反应。

 要求孩子来满足本身需求

  每个人基本上都有些爱自己,甚至我们每个人都该学如何爱自己。但是把自恋推到极致,那就是只懂得肤浅地爱自己,又不会爱人。「讲得细腻些,自己的感受非常重要,但他人的感受却不是重点。」洪仲清临床心理师说。某种程度上,他人的存在,在自恋者眼中,只是为了满足自恋者本身的需要罢了。

  如果父母自恋特质的倾向强烈,这样的父母要求孩子的背后目的,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身为父母的需求。例如,我们常看到,父母自己以前做不到的事,现在要孩子去帮自己完成,来弥补自己的缺憾或自卑,即使孩子没有意愿。或者情节较为严重的,像是打骂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,甚至到性侵、虐待的程度。

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